+86 400 041 7515

周一至周五:9:00 - 18:00

佣金透明度不足 监管亟待改革 | 居外专栏

邮件分享
打印本页
2025-07-09  

香港期房销售中普遍存在的"返佣"操作,近日因一起涉及上亿元的大型佣金纠纷再度引发社会关注。

这一现象虽有其复杂的市场成因,却逐渐暴露出对市场透明度与行业生态的深远影响。

事实上,佣金本是开发商支付给房地产中介,作为促成交易与提供专业服务的合理报酬。然而在当前操作模式下,这笔款项的功能已变得相当模糊。

在许多楼盘销售过程中,一个关键现实是:开发商往往在销售流程启动后,甚至临近签约阶段,才向合作中介机构公布最终的佣金安排细节。

这使得一线中介在前期服务客户时,难以就返佣空间给出明确承诺。与此同时,基于市场惯例或信息,买家在临近成交时要求返佣的情况也十分普遍。

面对客户"若不提供某个比例的返佣,就转向其他中介"的压力,房地产中介往往陷入两难:一方面已投入大量时间和专业服务;另一方面为促成交易、避免前功尽弃,并为达到业绩目标,有时不得不忍痛答应返佣要求。

这种"服务完成后被迫让利"的处境,实质上是对专业服务价值的侵蚀,也让许多尽心服务的从业者感到无奈。

这种普遍的返佣草早,虽然短期内可能刺激销售,但长期来看将会带来各种层面的问题。

当市场转冷时,开发商倾向选择不直接下调备案价格,而是通过提高支付给房地产中介的佣金比例,再默许房地产中介以"返佣"形式变相降价。

这种做法导致"明价暗折",不动产登记中心的成交价维持高位,无法真实反映市场实际承接力。

这不仅可能误导公众对市场走势的判断,也为银行进行物业估值和审批按揭增添了复杂性,因为银行无法掌握扣除回佣后的实际交易价格。

长远来看,将损害市场价格机制的透明度与公信力。

面对这些挑战,单纯指责任何一方都非解决之道。

现行监管框架下,地产代理监管局主要规范中介行为,但对开发商制定及公布佣金政策的时机与方式,以及佣金最终流向买家的监管权限确实存在局限。

一手住宅物业销售监管局虽监督开发商销售流程,但佣金结构及其操作细节通常未被纳入强制公开披露的核心内容。

参考其他金融服务领域(如保险业)的监管经验,关键原则在于:明确禁止向客户返还佣金,并要求开发商在销售流程启动前完整公开佣金政策(包括支付给中介的基准与结构),这一做法值得业界深入探讨。

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指出"住宅市场关乎民生",正说明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性。

这起亿元佣金纠纷是一个契机,促使各界正视现行模式的弊端,共同构建更透明、公平且可持续的期房销售制度。在此过程中,政府监管部门无疑扮演着关键角色

来都来了,关注一下吧!

精明买家养成中心

全能顾问服务区

我要提问
本网注明“来源:居外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居外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 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居外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仅供参考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关注居外官方微信号
11 月
26
01 月
09
04 月
11
06 月
01
10 月
28
07 月
15
10 月
31
11 月
07
11 月
29
美国资讯索引 more>>
居外名家专栏 more>>
房市看点more>>
提交置业要求
让居外帮你找房

居外服务热线 400-041-7515

周一至周五 9:00 - 18:00

居外微信服务号 居外微信服务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