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下半年香港房价走势的关键因素引发市场罕见分歧,释放重要转向信号。摩根士丹利预测楼价将上涨2%,而莱坊王兆麒保守估计最多下跌3%。
林本利博士近期以550万港元购入高峰期估值770万港元的二手单位用于出租,回报率超3%;邵志尧博士则明确指出住宅价格已触底。
这种意见分化往往是价格拐点的前兆。笔者认为,在政府全面"撤辣"、放宽按揭贷款及减免印花税等政策支持下,楼价可止跌企稳,但能否转升取决于两大关键因素:
香港利率1个月港元拆息(HIBOR)曾跌至三年新低的0.52845%,实际按揭利率低于3%。
若美联储下半年如预期降息0.5%-0.75%,将进一步减轻供房负担并刺激资金流入。目前香港住宅租金收益率已超过定期存款利率。
值得注意的是,特朗普强力推动的"大而美"法案在反对声中仍获通过,显示其影响力依然强劲,利率下行趋势或将加速。
高盛数据显示,开发商库存达正常水平两倍,待售新房约17,500套,未来18个月还将新增30,280套供应。
资金压力加剧的同时,商业物业价格持续下滑,直接削弱开发商融资能力,形成双重资金压力。
为此,香港测量师学会前会长余锦雄建议政府参照"盈富基金"模式设立收购基金,专门收购因财务困难急需出售的商业物业,避免恶性循环持续压价,缓解业主抛售潮。
若此类危机处理得当,开发商无需低价抛售住宅回笼资金,房价反弹空间将扩大;反之,价格战可能抑制二手市场回升。
其他支撑因素包括:
总的来说,预计下半年楼市将温和复苏,中小户型主导反弹,全年涨幅约5%。
上涨动能取决于降息幅度能否如期释放购买力,以及开发商库存压力会否引发恶性价格竞争。
投资者可重点关注核心区域优质中小户型,在政策与市场博弈中把握拐点机遇。
精明买家养成中心
全能顾问服务区